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語錄筆記
  • 首頁
  • 來碗毒雞湯
    • 冷嘲熱諷
    • 外貌協會
    • 快樂肥宅
    • 不想努力了
    • 沒錢萬萬不能
    • 孤單寂寞覺得冷
    • 人多必有白癡
    • 薪水小偷
  • 歡樂無法擋
    • 搞笑迷因
    • 廢話文學
    • 兒時順口溜
    • 冷笑話罐頭
    • 腦筋急轉彎
    • 非主打商品
  • 術業有專攻
    • 大眾傳播
    • 行銷法則
    • 電子商務
    • 網頁前端
    • 接案守則
    • 攝影格言
  • 自我管理
    • 自主學習
    • 財務管理
    • 肥胖解密
    • 時間奧秘
    • 正向思考
  • 職場人生
    • 躺平世代
    • 工作為什麼糟糕
    • 職場潛規則
    • 職場生存法則
  • 永恆經典
    • 經典語錄
    • 提綱挈領
    • 心靈雞湯
    • 人情世故
    • 遠離負能量
    • 愛情心理學
    • 俗話說的好
  • 人生哲學
    • 賈伯斯
    • 馬斯克
    • 稻盛和夫
    • 達文西
    • 尼采
  • 名人語錄
    • 意見領袖
    • 文學巨擎
    • 設計師
    • 政治家
    • 征服者
    • 程序員
    • 商人道德
  • 我是基層人
    • 時代精神運動
    • 全民基本收入
    • 科技性失業
    • 社會制度
  • 我是台灣人
    • 垃圾不分藍綠
    • 頑固台獨份子
  • 信仰語錄
    • 靈修小品
    • 勸世格言
    • 屬靈領袖
    • 彭蒙惠
    • 神學家
    • 聖經是科學
    • 啟示錄
    • 靜思語
  • 靠北教會
    • 教會亂源
    • 假基督徒
    • 成功神學
語錄筆記
  1. 糖尿病是一種文明富貴病,與飲食西化、靜態生活有關。

  2. 糖尿病一年耗費健保資源670多億,佔全部資源的11.5%,平均醫療花費是非糖尿病人的4.3倍。

  3. 長期高血糖會慢慢傷害心臟、血管、眼睛、神經、腎臟,導致病人可能會得心臟病、中風、失明、洗腎、陽萎,甚至截肢。

  4. 2010年,饑荒和營養不良合計奪走了約一百萬人的性命,但肥胖卻讓三百萬人命喪黃泉。

  5. 瘦體素可以抑制食慾,而當脂肪細胞吸收過多熱量時,也會分泌瘦體素到血中,並通過腦內類似圍牆的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進入下視丘,藉以降低食慾及增加身體代謝率。

  6. 熬夜時會導致瘦素分泌下降、飢餓素分泌增加、腎上腺素增加,肚子越容易餓,身體越容易產生壓力,為了讓身體不要感到不舒服,進而鼓吹攝取含糖食物。

  7. 痰濕體質的表徵是身體容易形肥胖、腹部肥滿、胸悶、水腫、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體胖大、舌苔白膩等。

  8. 減重要多喝水,一天喝每公斤體重乘以 30cc 再多 500cc 的水,不要喝過多的咖啡、茶飲,因為會利尿,反而使體內鹽分比例提升;調味少用鹽,改用辛香料或吃食物本身的鮮甜味。

  9. 長期處於高壓情緒,身體會一直分泌壓力型荷爾蒙「皮質醇」,會一直刺激你的食慾,激發你的飢餓感。

  10. 當身體產生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升高時,會需要「燃料」驅動,以擺脫身體所認為的危險狀態。身體的兩種燃料是葡萄糖和脂肪,而腎上腺素需要能快速燃燒的燃料,因此身體會得到「燃燒葡萄糖」的訊息。

  11. 如果你的看起來臉很腫,你可以先怯濕氣,將糙薏仁、赤小豆、冬瓜、玉米鬚一起煮,每天喝 500cc,有氧運動每天 30 分鐘,燃燒體脂肪,28 天有效消水腫。

  12. 脂肪代謝需要較長時間,脂肪對於血糖的影響會持續一段時間。

  13. 克服假性飢餓,還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喝水。多喝水對人體有幫助,且藉由喝水可以解除因口渴所引起的飢餓感,同時也可以幫助確定是否真的餓了。

  14. 美國睡眠醫學會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晚餐前和晚餐期間接觸過螢幕發出的藍光,飢餓感和胰島素阻抗會急劇增加。

  15. 如果你經常熬夜不睡覺,或是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當心壓力賀爾蒙會讓你基礎代謝越來越低、導致「喝水都會胖」!

運動

  1. 在飯後 1~2 小時運動,能降低餐後血糖高峰,也可避免運動時發生低血糖。

  2. 只要運動,血糖就會開始下降,尤其是中高強度的運動,甚至可以持續降血糖 24 小時以上。

  3. 每天慢走 30 分鐘,可以降低飯後血糖值、降低血管破壞,且幫助血糖下降的效果可持續 24 小時。

  4. 糖尿病最好是做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等,若能同時做有氧運動及重量訓練,效果更好。

  5. 運動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改善胰島素的抗阻性,增加骨骼肌對於胰島素的利用,而且運動可使血中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與低密度脂蛋白等顯著的下降。

  6. 糖尿病的運動,最好以做「有氧運動」為佳,所謂有氧運動,是指中等強度的運動而言, 例如、快走、慢跑、爬山等。這種運動不會太劇烈,在運動時不會太喘,有足夠的氧氣輸送到全身,可分解糖份供肌肉使用。

  7. 為真正有效控制血糖的好方法,在用完餐後,進行15分鐘的散步或稍微快一點的走路,若1天吃3餐,同時也運動3次,不僅血糖控制得宜,體重也會降得比較快。

飲食

  1. 飲料就算無糖,也不是好東西

  2. 高 GI 食物容易讓血糖值快速上升,會刺激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使得體內容易合成脂肪。

  3. 吃太多精緻澱粉、高GI食物會讓體內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分泌,使體內細胞吸收葡萄糖,而血糖的血液中被移走後,我們就會覺得肚子餓、想再吃更多食物。

  4. 當攝取過多的糖,血液中的糖會和身體蛋白質產生「糖化反應」,產出高度糖化終產物(AGE),與細胞結合,產生大量自由基,會破壞細胞,削減細胞再生能力,導致肌膚老化。

  5. 我們人體任何運作機能所需要的能量,來源就是碳水化合物,飲食中缺少碳水化合物,身體運作機能就會下降,代謝功能也會跟著降低!

  6. 超商微波食品為了拉長保存期限,都會調高脂肪和糖分的量,其他像是維他命和纖維質都很缺乏,吃太多就會營養失調,而身體會發臭也是因為攝取過多的脂肪造成,情緒負面是因為攝取太多糖份。

  7. 白飯只要加上纖維、蛋白質一起吃,升糖指數就會下降,這一餐的食物在腸胃道裡面緩慢吸收,穩定提供血糖給身體使用,還可以延長飽足感,餐間就不會因為肚子餓而亂吃東西!

  8. 建議將醋做成冰塊放在熱開水中,醋含有醋酸,能減緩酶將食物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避免身體在飯後血糖飆升,只要在飯前喝30毫升的醋,就能夠讓血糖上升的幅度下降約20%。

  9. 蘋果醋中含有鎂、鐵、胺基酸、天然益生菌和強力的抗氧化劑等重要營養素,它有助於促進消化和減少發炎。

  10. 果糖不需要胰島素輔助,會直接被人體吸收,會直接經由肝臟儲存為脂肪,容易使人變胖、三酸甘油酯升高,更可能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得到糖尿病的風險。而內臟脂肪增加時,也容易形成脂肪肝。

  11. 飲食方面盡量少食高脂、高膽固醇食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進食不宜過飽,以七、八分飽為宜。

  12. 減少酒精和含酒精類的飲料與食用動物內臟,以及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菇,木耳,芹菜等。

  13. 酸甜的橘子,熱量不高,脂肪含量也很低,100公克約44大卡,而且橘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有解便秘的作用,適量吃、能攝取到營養,並且感到飽足,還能幫助瘦身減肥。

  14. 在空腹情況下大量食用荔枝,體內就會產生特殊成分「次甘氨酸 A(Ahypoglycin A)」,這種化學物質會抑制體內生產葡萄糖,出現血糖過低現象,引發抽搐、昏迷、死亡。

  15. 糖無所不在,除了飲料、冰品、烘焙,料理中都少不了它,就連看起來不甜的麵包,含糖量仍然很高。

  16. 晚上吃水果,容易導致體內濕氣堆積,聚濕成痰。

  17. 生薑是去痰濕的利器,痰濕體質者可適當吃薑。

  18. 沙拉醬,是用大量的沙拉油、糖、蛋、水、醋、鹽巴調製而成,而研究發現,每100公克沙拉醬,熱量逼近1碗半的白飯!

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人體肝臟、肌肉、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液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中進行分解及能量的提供,身體為補償此反應,讓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導致血液中有高濃度胰島素的現象。當體內的能量未能獲得充分消耗,身體累積過多能量(如脂肪堆積)下,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會逐漸降低,儘管胰臟補償性的分泌更多胰島素,仍然不能讓血液中的葡萄糖有效的儲存及運用,於是「胰島素阻抗」及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就此發生。

胰島素阻抗發生時,肝臟不僅無法將葡萄糖順利轉化成肝醣,甚至還會讓肝臟釋放出更多的葡萄糖;肌肉不能將葡萄糖有效的轉化成肌醣儲存,或作為運動時的能量來源;最後,甚至脂肪細胞也無法讓葡萄糖進入細胞中進行脂肪的轉換,與長期能量的保存。交錯影響下,血液中的胰島素及血糖不斷墊高,氧化壓力及發炎反應持續發生,代謝性綜合徵候群及併發症就相繼出現。

胰島素阻抗是導致代謝性綜合徵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及相關併發症,例如:高血壓、血脂異常(Dyslipidemia)、葡萄糖耐受不良或第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風等發生的重要原因,更是誘發心血管疾病、早期心臟疾病、脂肪肝、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多囊卵巢症候群,甚至癌症的風險因子。

GI升醣指數

升醣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是用來衡量進食醣類2小時內,血糖上升的一個指標,主要是用來衡量醣類(碳水化合物)對於血糖量(Blood Sugar)的影響。

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能迅速分解,並快速將葡萄糖釋放到人體循環系統內的醣類,都可稱為高升醣指數(高GI),反之,能緩慢分解食物並逐漸將葡萄糖釋放到人體的醣類,就稱為低升醣指數(低GI)。大多數的醫療機構將升醣指數,由0~100來區分為高升醣指數、中升醣指數及低升醣指數這三種。

升醣指數越高的食物,就越容易加速血糖濃度上升,進而引發胰島素大量分泌,讓人容易產生飢餓感而誘發食慾及增加進食量,其後果就是讓脂肪大量且快速的堆積於體內,所以採用低GI飲食,可達到控制血糖與減脂的目的。

(資訊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吡啶甲酸鉻

鉻讀音ㄍㄜˋ。鉻英文:Chromium(Cr)是一種微量元素,屬於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之一。對我們新陳代謝非常重要,是代謝醣類的關鍵微營養元素。常見鉻的型態有吡啶甲酸鉻、菸鹼酸鉻、三氯化鉻、酵母鉻;其中以「吡啶甲酸鉻」(Chromium picolinate)以有機鉻的形態存在,吸收效果也是最佳。

在人體製造、儲存和分泌胰島素的過程中,鋅是不可或缺的礦物質,因此攝取鋅與和鉻都有助於胰島素功能的正常運作,對於維持正常的血糖代謝非常重要,研究證實,補充鉻有助於降低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

我們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鉻,必須靠天然食物或補充劑(保健品)來進行吸收,過多的精緻碳水化合物,會讓鉻流失更多,胰島素作用就會減少,而影響葡萄糖及脂肪代謝,若現代人習慣攝取精緻白米飯、精緻的糖,則有可能補充不到足夠的鉻。

鉻在我們人體中的含量雖然不高,只有2毫克,分布在淋巴結、牙齒、肺、肝、腎、脾及血液之中,它雖然在人體內非常微量,但是在糖代謝中卻發揮著關鍵的作用,鉻可以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耐受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GTF),進而促進胰島素受體的活性,協助葡萄糖的正常代謝。

鉻作為增強胰島素作用的因子,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耐受因子(GTF),所以有助於強化胰島素的作用,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阻抗。因此有助降低血糖、幫助血糖穩定。

鉻也參與了膽固醇代謝、結締組織代謝、蛋白質代謝等,特別是在脂質代謝方面,鉻可以促進脂肪酸和膽固醇的合成來活化脂質代謝,有助於將血液中的血脂和膽固醇值維持在正常範圍內,並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除此之外,鉻也對消耗脂肪與增加肌肉量有幫助,所以也成為運動營養很重視的一個因子。

隨著年齡增長、保護力起伏,更需要注意鉻的攝取量!身體若缺乏鉻,就會影響葡萄糖的代謝,葡萄糖耐受因子是一個有機鉻複合物,能夠促進胰島素的作用,藉此能輔助調節我們的血糖。鉻有益促進醣類代謝、幫助胰島素調節血糖、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所衍生的血管神經病變,也有可能導致大腦退化,而究其根源,就是因為糖尿病會導致發炎。

211平衡餐盤

在211平衡餐盤中,蔬菜類的份量佔一餐的一半,另外有四分之一是蛋白質,四分之一是全穀類,如此成為每一餐食物的固定配比,其比例剛好是2:1:1,因此稱為211平衡餐盤。 

脂肪瘤

壓力過大、經常熬夜、思慮過多的人,這類型的人肝氣鬱結、氣血不暢、經脈不通,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組織和淤血交織在一起,長時間可形成結締組織包裹脂肪細胞,形成脂肪瘤。

中醫常常使用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中藥,如柴胡、薑黃、玫瑰花調理,通過治療打通經脈、疏通經血與消散脂肪瘤。脂肪瘤與情緒有很大的關聯,所以正確對待各種事情,解除憂慮、緊張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管理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