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宣言第二十五條中指出:
人人有權享受其本人及其家屬康樂所需之生活程度,舉凡衣、食、住、醫藥及必要之社會服務均包括在內;且於失業、患病、殘廢、寡居、衰老或因不可抗力之事故致有他種喪失生活能力之情形時,有權享受保障。
新冠肺炎致死率 2%,沒收入致死率 100%
人類是唯一要付錢,才能在地球上活下去的物種
如果窮人沒有寄生的權利,那富人憑什麼有?
如果你覺得賺錢比活著重要,你可以在數錢的時候停止呼吸。
如果有一筆不工作也不會死的收入,你會做些什麼?
80% 的痛苦都是來自於工作,但如果你沒工作,我想你會出現另一個困境:你會有 100% 的痛苦來自於沒錢。
真正的弱勢,通常沒有能力通過政府的複雜與嚴苛的審查,因此有條件式補助等於是排貧。
我們不應該期待著回歸正常,因為我們所習慣的「正常」就是問題所在。
人是因為沒有「收入」才無法生存的,不是因為沒有「工作」。
你有想過為什麼乞丐都在乞討「錢」,你有看過乞丐乞討「工作」嗎?
事實上,當我們說需要「工作」的時候,我們的意思其實是需要一份「收入」,讓我們活下去的「錢」。
貧窮沒有理由存在,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有生存的權利,根本不需以是否在工作來證明。
基本收入不是鼓勵你逃避工作,反而是讓你有拒絕爛工作的籌碼,使你能從事真正想做的工作。
基本收入能改善人類生活及減少人類所受苦痛,包含提供食物、藥物、醫療補給品與設備、教育與衣物。
基本收入以勞基法最低工資的 60% 作為基準,既不會使人失去找工作的動機,在失業的狀態下不致於活活餓死、露宿街頭。
將基本收入額度定在貧窮線,擺明了就是要終結貧窮,卻又不會大幅減損努力工作賺錢的誘因。
四個基本需求:食物、住房、衣服和藥物,必須足夠便宜,可以讓所有人方便獲得,這才是文明,但是如果你讓人們很難得到這四樣東西,那就是不文明。
全球化的結果是全世界到處都有這樣的人:工作不穩定,薪資偏低並且所拿到的薪水只夠付房租和水電及便宜的食物時,人是看不到美好未來的。
基本收入讓錢可以回到人民手上,錢不再只是勞動所得,錢會變成流向人民生活和工作,成為自由的基礎。過去藉由工作獲取收入的概念,未來不復存在。
咱臺語有一句不止仔有名的俗語,講「先顧腹肚,才顧佛祖。」意思是講先顧腹肚食會飽上要緊,才閣來顧慮精神方面的代誌。
毫無意義的死刑判決,並沒有讓英國減少偷竊、暴力和殺人,如果偷竊,是取得食物的唯一管道,那麼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刑罰,能夠阻止人民偷竊,與其處以這些駭人的懲罰,對每個人提供生存保障,會更有意義。— 湯瑪斯・摩爾
過去,長輩們常罵那些好手好腳,卻好吃懶做的年輕人,注定一生是窮人。然而,現在的世界卻是,就算你肯努力工作,甚至拼了命做,仍不見得就能脫離貧窮,反而有可能愈努力愈拼愈忙卻愈窮。
人類當今的社會遠遠不是烏托邦,甚至反其道而行,是個弱智野蠻的社會,然而人們都毫無自覺地活在這種體系中天天麻痺自己,絲毫不提出疑問,實乃人類的悲哀。
全民基本收入賦予人人相同的起點,在一個同樣的水平線上,擁有金錢運用的自由。還有一種自由,能讓你對不舒服的工作說 NO ;對符合你所期待的工作說 YES 。
我們應該開始討論「基本收入」這樣的觀念,讓每一個人都無後顧之憂去嘗試新事物。是的,賦予每個人追求目標的自由。 — Mark Zuckerberg
基本收入從未鼓勵人不勞動,只是人人可以決定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不必為了低薪忍受剝削。也許真的找不到工作,那種垃圾工作,會因為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全面消失。
如果大家都沒有工作,沒有收入,請問誰來買機器人生產的東西?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理論:基本生活保障。即可負擔每月基本的生活需求:食物、住宿和教育,完全沒有附帶條款,不會有人對應該做什麼指手畫腳。
無條件基本收入將提供所有人合理的生活水準,消除必須工作的苦衷,接著容許讓每個個體自行決定他們想不想追求更多財富,或者利用時間做別的事情。想追求更高經濟水平的人,可以去做有酬的工作,或者開公司創業。
向以科技取代人類勞力的公司企業課稅,以彌補勞力解放的貧富差距。全民基本收入可以保障每個人在無工作、轉職、生活陷入困境、懷孕、年老時可以維持基本生活。
窮人的生活處境像是站在一小塊浮冰,那種捉襟見肘,沒有選擇供剝削的無奈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可悲的是窮人已經被壓榨到沒有聲音,在社會的死角裡逐漸等待死亡。
現代人根本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工作,現今的生產力可以讓人們不需要花大半天工作也可維持生計,並且綽綽有餘。 迷信勤奮地工作對於達至快樂是有害的,資本主義的本質在於追求更高的利潤,並不會關心我們的生活品質。
沒有學歷、技術的人,為了活下去,不是住籠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對於他們,最重要事情是下一頓吃什麼,怎麼會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未來怎麼發展?來來去去都在死胡同!
全民基本收入的發放並非樂善好施,且無關宗教事工,而是一種正義的彰顯,道德義務的體現。
通過「永久赤字」來發放全民基本收入,是解決財源的最佳途徑~ 因為我們根本還不起憑空創造的「債」,不如讓它呆帳,舉債促進消費循環,提升整體經濟動能。
自古以來,我們當今的富裕程度首次達到了能夠提供一筆可觀的基本收入的程度。我們可以丟掉那整套不計代價迫使受扶助者從事低生產力工作的繁瑣官僚制度,也可以揚棄複雜的租稅減免制度,而把資金挹注於這套簡化的新體系。
一個國家最大的驕傲,就是孕育出一個環境,讓人民不用為了生計發愁,有底氣、有機會、有條件,去從事這些許多人口中的「無用之學」。
警察不會預防犯罪。他們只會對罪行做出回應。真正能夠預防犯罪的是更高的工資、醫療保健、三餐有保障、高質量的兒童看顧、擁有住房、良好的學校,以及成癮治療。
正是因為我們比以往都還要富裕,所以我們現在才有能力邁出進步史上的下一步:為每個人提供基本收入的保障。
基本收入是現代生活的基本權利,也是社會繁榮的基石,我們相信每個人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這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整個社會共享的自由。
五十年後,還要通過不幹活就吃不飽飯的方式來激發人們工作的積極性是很荒唐的。如果沒有持續可保證的無條件的收入,就無法真正實現機會平等。 —— Sam Altman
普遍的基本收入,是社會向前邁進的動力,也是文化的變革,以應對當代的種種挑戰與衝擊。
基層的人們每天呼吸著地下沉悶的空氣,奮力地想爬到地面上,最終卻成為了一個工作機器,「活下去」成為所有努力的理由。
有錢人身上所穿的白衣,不是窮人家可以穿出來的白,沒有同樣的生活品質,是無法保有純淨的,因為為了活下去,我們早已渾身沾滿了灰塵。
一旦發放永久性全民基本收入,一般人會先茫然一段時間,然後產生莫名的動力,通常都跟天賦或興趣有關,不管是為了別人或自己,內在動機都能走的更長遠。
這筆錢不足以完全支付日常生活所需,但卻能有效減輕財務壓力,讓每個人更加無後顧之憂地進修、求職,得以發揮長才。
所有個人在任何時間都應當從中央基金領到最低收入,這筆錢應當足以保障他們的生存和自由、免於貧窮淪落。
「無條件基本收入」求的只是讓人們在資本主義、金融體系世界裡,擁有基本生存條件,並能好好的活下去的權利而已,避免人們因匱乏的恐懼,受到自己完全不愛的工作所奴役。
有困難的人們,他們的困難處可能各自不同。全民基本收入的好處是,讓許多人拿到錢,讓人們得以解決他們的不同的優先要務。
將基本收入額度定在貧窮線,擺明了就是要終結貧窮,卻又不會大幅減損努力工作賺錢的誘因。
所謂無條件基本收入就是讓收入與工作徹底脫鉤,不設置任何門檻,讓收入所得者可以維持基本生活。這樣我們可以不再為了謀生,而去從事毫無成就感的垃圾勞動。
我需要一份真正的工作。不,你真正需要的是一份收入。至於收入是從那份工作來的,沒人會在乎的。只要有收入,甚至不會有人在意你有沒有在工作。
如果只是為了吃飯、買東西、付帳單,你需要的並不是工作,而是能活下去的錢。你買不起東西,並不是因為你沒有工作,而是你沒有錢。
貧窮並不是因為笨,所以才做出爛決定,而是因為身處在任何人都會做出爛決定的情境中。
往後,我們可能要步入一個「如果不工作到臨死之前就無法生存的社會」,一旦無法工作,只有死路一條!因為老人沒有足夠的退休金養活自己,因此外出工作就成為了一種謀生的方式。
每個人都「需要」基本收入,因此,我們在每個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當有人願意去承擔這個責任,這個「需要」才有機會被滿足。
如果你認為有意義的工作未來將嚴重不足,你很容易深信一件事:我們必須為愈來愈多的失業人口提供某種保障,確保他們能夠穩定生活。
一個現代化的文明社會,其實是依賴著生活其間的人們彼此的信賴與善意,才能如常運作。我們的社會,是不是有足夠的知識與準備,因應科技升級,社會變遷,人民心靈幽暗的改變?
直接把錢發放全民,比設立官僚管理審核更有效率與經濟。看看台鐵整天防逃票,花大錢動員大量人力來追小錢,落伍思維跟不上時代的愚蠢政策執行。
影響人們生活模式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他們的宗教,文化,或所居住的國家,而是他們的收入。
濟貧可以旨在促進人人平等、社群的共同感甚至國家的統一,或是為了填補勞動力的缺口、促進經濟的成長。
我們手裡已經擁有的金錢,是我們保持自由的籌碼,如果金錢需要我們費勁追求,那金錢則使我們成為奴隸。 — 盧梭《懺悔錄》
錢在手裡可以換取自由,但如果必須非常費勁才能得到,錢就是奴役人的工具 — 盧梭《懺悔錄》
當資本主義依自身的規則走上盡頭時,富裕會在匱乏中停止、秩序會在革命中瓦解、和平會在戰爭中結束。
如果資本家知道,自己生產的商品,有一天無法再賣給消費者,最後自食惡果的會是自己。
如果我還沒得到基本收入,請國家現在給予我,如果我已經得到基本收入,請國家持續給予我。
有價格的商品,都有地方可以擺放展示,不需要日曬雨淋,身為人類,卻無法輕易取得能夠遮風避雨的房屋?
要知道當政府決定發放全民基本收入,那筆預算是在國內市場循環消費,可以透過消費增值稅收回國庫的。擴大金錢流動而已,不是當紙錢燒掉。
全民基本收入最大的用途是阻止社會崩壞,讓人人有錢消費,不會因物質缺乏而死或去犯罪,而且有消費才有經濟活動力,才能維持經濟的正常運作,是解決目前社會問題的方式。
唯有在居住方面進入穩定的狀態,才有餘力去處理其他關乎,生存跟就業的問題
對每天煩惱下一餐在哪的人來說,「閱讀」一詞其實很奢侈。每天被錢跟疲憊感追著跑會讓你越陷越深、欲望會被慢慢被剝奪掉,陷入一個只為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生活。
貧窮沒有理由存在,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有生存的權利,根本不需以是否在工作來證明。
我們即使再專業,也必須透過一個「機構」給你認證,才能取得該領域的工作機會,這表示連工作機會也被壟斷了!
優渥的社會資源在你出生前似早被瓜分殆盡,當你懵懂長大、某天愕然驚醒,你的人生已無法從頭,只能默然接受這令人無法言語、卻又殘酷的赤裸事實。
人類可以有很多時間去追尋生命的真正意義,但現在很多人卻為了賺錢而虛度了一生。
每一筆交易的背後,都包含了「成本、利潤、稅」
其實,沒有錢,你會很難過,整個被一種無形的壓力牢牢綑綁,根本沒有呼吸的自由。活者就是一種壓力,因為活者就要生存,生存就要錢,沒錢就沒有自由。
依人口普查數據,65歲以下美國人的貧困線(poverty line)是每年12,752美元,因此每個月給予1,000美元福利,只是保障美國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並不會因此讓美國人依賴福利,不願意就業。
實施全民基本收入,可以帶來基督信仰的大復興,而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選擇全心全意的事奉基督、傳揚福音領人歸主,當每個人的生存條件都被滿足後,必然會去思考生命的本質,自己的活在世上的意義,而不是為了糊口飯吃去質疑上帝、拒絕救恩。
當一個社會有太多問題要解決,政府就會設計一大堆制度,結果搞得很複雜,而且不確定提供的公共服務對不對,全世界最有彈性的政策工具就是『錢』,因為拿到一筆錢,就有了安全感,人可以彈性運用這些資源,這是為什麼普發現金會比較有安全感的原因。
如果你的訴求是求其一份工作,在僧多粥少的社會,基準是就業機制。如果你的訴求是教育和健保,基準是免費教育和全民健保。如果你的訴求是有足夠的錢安心生活,基準是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
若你不能一次付清,還要為了房貸失去生活品質,你買的就不是資產,而是負債,更不用提房屋還會折舊。如果你只是想找個地方居住,你不需要佔有房產,只需要擁有房產的居住權就好,不用再繼續增加共業。
在富有的國家當一名窮人,要比在貧窮的國家當一名窮人難受多了,要在資本主義的社會生存,先進國家中的窮人幾乎做不到,因為在貧窮中求生的技能,在先進國家中幾乎喪失作用。
如果人們的購買的可負擔性障礙消失,那麼人們對所有商品的需求就會增加,就不會再有因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限制而負擔不起的人,一夜之間這些商品就會出現短缺。 免費供應的物品很快就會被拿光,當東西越來越少時,人們開始排隊領取免費物品,那些不想排隊的人就可能採取暴力,去獲得他們想要的免費東西。
當一個人肚子餓,覺得冷,需要地方遮風避雨,或需要其他基本物質,那想當然,擁有更多東西一定會讓他(她)更快樂。但是,一旦人的基本需求滿足了,又再花錢買更多東西後,這種略微增加的快樂反而減少了。
一旦基本需要滿足了,我們和家人、同儕、同事、鄰居、社區民眾間的關係,就是決定我們快不快樂的最大因素。有強烈物質主義價值觀的人,普遍都過得不太好,從生活滿足感和幸福感低落、沮喪焦慮,到生理上的問題例如頭痛,還有性格失常、自戀和反社會行為。
每月1,000美元,一年12,000美元,正好接近美國政府貧窮界線12,752美元的邊緣,以前也有學者模擬1,000美元可以帶動經濟成長。1,000美元是低金額,僅夠維繫最基本生活,卻不足以鼓勵游手好閒不再工作,鼓勵游手好閒正是一般對基本收入的批評。
你會願意租?他漲他的,你若租不起,就不要去租,都沒人租,房東自然會降房租,除非房東主打高端房客,我認為大家有錢做選擇的時候,會更聰明的去消費。
希臘神話裡面有個叫做薛西佛斯(Sisyphus)的人,是個壞事做盡的傢伙,諸神給他最嚴厲的懲罰不是處死,不是酷刑,而是每天將一塊巨石從平地推向山頂,當快到達的時候,石頭會自己滾下山,所以他得重頭來過,如此反覆直到永永遠遠!原來無窮無盡無意義的工作,就是最嚴厲的酷刑!
其實 UBI 從本質上就不是共產主義,它是自由主義,一種賦予人人相同的起點,在一個同樣的水平線上,擁有金錢運用的自由。還有一種自由,能讓你對不舒服的工作說 NO ;對符合你所期待的工作說 YES ,
UBI 從未鼓勵人不勞動,只是人人可以決定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不必為了低薪忍受剝削。也許真的找不到工作,那種垃圾工作,會因為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全面消失。 如果大家都沒有工作,沒有收入,請問誰來買機器人生產的東西?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理論:基本生活保障。即可負擔每月基本的生活需求:食物、住宿和教育。完全沒有附帶條款,不會有人對應該做什麼指手畫腳。基本收入不是一項施捨,是一項基本人權。當我們瞭解到貧窮的本質之後,我不禁思考:這不正是我們一直期待的解決方式?
一旦掉入貧窮線以下,先是成為 不穩定無產階級,那就是努力也不可能站起來,因為失去一個能夠站穩的地板。一旦不穩定久了就再也沒有精力資源脫離貧困,於是惡性循環。窮人的生活處境像是站在一小塊浮冰,那種捉襟見肘,沒有選擇供剝削的無奈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可悲的是窮人已經被壓榨到沒有聲音,在社會的死角裡逐漸等待死亡。
工作的價值不是決定在你的薪水有多高, 而是決定在你散播的幸福有多少, 還有你帶給他人的意義有多少。 我相信有一個未來, 在那裡的教育重心不是為了沒用的工作做準備, 而是為了好好地活出人生而努力。 我相信有一個未來, 沒有窮人的世界,不是一種特權, 而是我們大家應該擁有的權利。By 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
人們真正要的不是找到一份工作,而是要讓慣老闆在低薪和爛工作環境的狀況下,更難剝削員工。基本收入事實上賦予勞工說「不」的能力,不需要藉由工會來替勞工說「不」,勞工自己就能表達個人意志
如果從現在開始,每個月給你 1,000 美元(約 3 萬台幣),要你自己打理你的生活,你會拿來做什麼? 喔當然,這樣的金額足夠你支付在美國的基本開銷,不過不要想其他人可能會怎麼做,而是你會怎麼做呢?
你把商品運送到市場,所經過的道路是我們大家繳稅建設的;你雇用的員工,是他父母辛苦工作,付學費給學校栽培的;你待在你的公司裡很安全,也是因為我們其他人繳稅,讓政府付薪水給警察和消防隊。 你之所以不用煩惱這一切...... 是因我們其他人努力工作的成果。
若每一名美國人終其一生銀行帳戶每個月都會匯入一千美元,屆時將會如何?對富人來說,變化不大,但是對窮人來說,人生卻可能從此改觀。美國的貧困家庭會開始看起來更像是中產階級;可以按時繳付帳單、整修住宅,還可以買到更多、更優質的食物;那些置身谷底毫無現金收入的家庭則從此消失。
當這些工作都極度不穩定,沒有可以預測的未來性,無法支撐長期的生活所需,薪資在負擔生活必需以後無法儲蓄,生活處於隨時都可被替代的不安全感—這樣的精神和生活狀況,或許才是我們應該要面臨的貧窮問題。
英國作家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曾說過:「壓迫是一襲無縫的衣裳。」若將貧窮視為一種壓迫,恐怕很難清楚定義這股壓迫的界線、開端與終點。「貧窮是一系列的困難所造成」,貧窮由許多問題交織而成,例如剝削勞工的資本家、欺騙窮人的官僚、階級化的教育體制、充滿歧視的就業環境……
基本收入補貼讓社會變得更加平等。女性、殘障等弱勢者手頭有錢以後,家庭地位提升。增加的收入降低了家庭債務,也不需要去借高利貸,被迫當奴工的人數減少,同樣有助於階級平等,讓整個社會產生巨大變革。
經過 500 年,來自宗教改革時期的工作道德,已充分主宰我們21世紀的文化、政治、經濟,致使人們根本無法想像,社會還能有其他不同的系統,現代人以為今日所擁有的社會,就是唯一可行的社會;我們已經失去了實現「烏托邦」的想像力。
我們如今享有的「基本收入」必須歸功於我們的祖先為我們傳承下來的技術、知識與社會資本,這些技術為們帶來科技的發展、生活的便利。我們可以把這個「基本收入」視為科技進步的紅利,因為先前世代的血淚與汗水才得以實現。
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公約第 11 條
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為他自己和家庭獲得相當的生活水準,包括足夠的食物、衣著和住房,並能不斷改進生活條件。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