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語錄筆記
  • 首頁
  • 來碗毒雞湯
    • 冷嘲熱諷
    • 外貌協會
    • 快樂肥宅
    • 不想努力了
    • 沒錢萬萬不能
    • 孤單寂寞覺得冷
    • 人多必有白癡
    • 薪水小偷
  • 歡樂無法擋
    • 搞笑迷因
    • 廢話文學
    • 兒時順口溜
    • 冷笑話罐頭
    • 腦筋急轉彎
    • 非主打商品
  • 術業有專攻
    • 大眾傳播
    • 行銷法則
    • 電子商務
    • 網頁前端
    • 接案守則
    • 攝影格言
  • 自我管理
    • 自主學習
    • 財務管理
    • 肥胖解密
    • 時間奧秘
    • 正向思考
  • 職場人生
    • 躺平世代
    • 工作為什麼糟糕
    • 職場潛規則
    • 職場生存法則
  • 永恆經典
    • 經典語錄
    • 提綱挈領
    • 心靈雞湯
    • 人情世故
    • 遠離負能量
    • 愛情心理學
    • 俗話說的好
  • 人生哲學
    • 賈伯斯
    • 馬斯克
    • 稻盛和夫
    • 達文西
    • 尼采
  • 名人語錄
    • 意見領袖
    • 文學巨擎
    • 設計師
    • 政治家
    • 征服者
    • 程序員
    • 商人道德
  • 我是基層人
    • 時代精神運動
    • 全民基本收入
    • 科技性失業
    • 社會制度
  • 我是台灣人
    • 垃圾不分藍綠
    • 頑固台獨份子
  • 信仰語錄
    • 靈修小品
    • 勸世格言
    • 屬靈領袖
    • 彭蒙惠
    • 神學家
    • 聖經是科學
    • 啟示錄
    • 靜思語
  • 靠北教會
    • 教會亂源
    • 假基督徒
    • 成功神學
語錄筆記
  1. 行銷的目的就是在資訊量爆炸的世界中,成功吸引人的注意力!

  2. 行銷就是幫產品提升「價值」,讓產品可以賣得更貴!

  3. 每個搜尋結果的背後,都代表著一個需求!

  4. 你買飲料的錢,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買「包裝」

  5. 無論多好的產品,如果消費者難以瞭解產品的好,也是賣不出去的。

  6. 其實一眼就喜歡的不是文案,而是似曾相識的經歷。

  7. 客戶買錘子,其實不是真的要錘子,他可能需要在牆上釘一個洞。

  8. 顧客不是在購買商品,而是在雇傭商品完成他的一 項任務,這才是顧客的真實需求。

  9. Z世代在電視、電腦、筆電、平板、和手機的環境中成長,又被稱為「五螢幕世代」

  10. 行銷的最終目的即是將產品或服務以最相關的渠道、最有效的價格、傳遞給最正確的人。

  11. 行銷 4P 簡單來說,就是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價格;將正確的產品;放在正確的通路。

  12. 行銷就是讓產品更好賣,業務就是讓產品賣得好,簡單來說,行銷是制定策略,業務是執行策略。

  13. 行銷指的是,透過宣傳策略與系列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讓潛在消費者能認識、了解品牌,並進而購買旗下產品,為品牌帶來獲利。

  14. 這是個「價值導向」的年代,別再想著怎麼賣產品,而是要走入顧客的心。── 行銷學大師菲利浦• 科特勒(Philip Kotler)

  15. 「人」是最貴的數據,情緒就是流量,有了流量就可以轉換成存量,也就是「人數眾多」又「全是真人」的社群。

  16. 如果沒做好市場區隔、搞錯目標市場、沒設定市場定位,行銷會很容易失敗,亂槍打鳥的行銷容易浪費金錢,無法帶來精確的目標轉換。

  17. 隨著資訊的蓬勃發展,有價值的東西已經不再是資訊了,而是注意力。

  18. 吸引您的首先是廣告,征服您的最終是效果,唯有體驗才會認同。

  19. 從生產銷售者而言,廣告是市場行銷上的尖兵,從消費購買者來說,廣告是市場行銷上的指南。

  20. 厲害的文案寫手,是懂得把不新奇的事物,換個角度說、轉個方向使用、重新包裝的人。

  21. 現在的消費者習慣在實體店面體驗過後,再到網路平台搜尋更實惠的價格購買。

  22. 競選廣告的最終目的是為吸收選票,並反應在投票行為上。

  23. 文案創作的四個基本原則:精簡、易解、誠實、好記。

  24. 講一個跟客戶有關的故事,帶出需求,然後用「你的產品」解決。讓他知道解決這個需求有多簡單。

  25. 大家要去想的不是如何去賣一枝筆,而是去找出需要這支筆的人。── 電影〈華爾街之狼〉

  26. 行銷學者蓋瑞.阿姆斯壯(Gary Armstrong):「行銷是為顧客創造價值,也是提升顧客生活品質的藝術。」

  27. 好的宣傳讓顧客光臨,而好的服務讓顧客再次光臨,一試成主顧。

  28. 做行銷越來越搞工,從企劃、文案、美編到影片都要一手包辦。

  29. 客戶關掉了你的廣告,代表你連說服他的機會都沒了。

  30. 流通就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最短距離的連結。

  31. 客戶是在你對面,而不是你的對立面。

  32. 人無完人,產品也是;只要東西不完美,就會有缺點,只要有缺點,就會有不滿意的聲音。

  33. 廣告是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地刺激人們購買慾望的膨脹,是使人們自願地掏腰包,盡量地多花錢。

  34. 打動人心的關鍵,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為什麼」而做。

  35. 若不能為顧客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在你離開後,顧客也會忘得一乾二淨。

  36. 產品的價格,是顧客在購買時需要付出的金額,而價值則是顧客開始體驗產品後,所能獲得的好處。

  37. 以 YouTube 演算法來看,通常星期二、三、四的晚上8、9點,上片的效果都不會差。

  38. 自媒體成功的關鍵在於「內容」,在於這份內容能不能給予「價值」,能不能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39. 你必須先贏得 15% 到 18% 的人的青睞,才可能真正打進大眾市場,這些人,不只願意買你的產品、服務,還認同你的理念,甚至將你的理念實踐在自己的生活中。

  40. 每次當我聽見銷售人員說出『價值』這個詞彙時,就知道他們開始向我推銷東西了。

  41. 我們愈想顯示自己的產品優於競爭對手,愈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我們最終會和競爭對手沒兩樣。

  42. 越來越多顧客會在發生爭議時偷偷錄音或錄影,然後上傳到網路上,處理客訴時,只要惹火一位顧客,等於流失 250 個顧客。

  43. 經由 Google 關鍵字而來的流量,比你在臉書上推播廣告而來的流量可靠。因為經由 Google 搜尋來的,是已經知道自己有什麼需求的,他正在找解決方案,只要你的產品能解決和滿足他的需求,就很容易成交。

  44.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好口碑」的品牌也成為消費者優先考量的對象。

  45. 廣告可以為產品注入靈魂,讓人們在享用產品時多一分想像,添增享受的情趣,藉此增加產品的價值,這就是品牌的價值,這就是為什麼相同的產品可能賣更高價格的原理

  46. 現在資訊量爆炸,在網路上一天新增的內容比過去人一輩子能接觸到的還多!為了不浪費時間,人在接收資訊的時候,只想了解與自己有關、感興趣的內容。

  47. 美國行銷大師約翰.華納梅克有句名言:「我花在廣告上的錢有一半都付諸流水,麻煩的是,究竟是哪一半我也不知道。」

  48. 靠網路賺錢的方式千百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曝光產品&服務,並引發客戶的購買行為。

  49. 從行銷學的觀點來看,「通路」主導一切。若沒有通路,再好的商品、再棒的信息,也不能傳到人手中,無法影響人。

  50. 找到客戶的「痛點」,針對「痛點」提供對應的產品與服務,為客戶解決問題,就能創造價值。

  51. 通路的經營核心,是便宜與便利;品牌的經營核心,是讓消費者愛上你。

  52. 假如100個人、1千個人、1萬個人同時討論一個話題、一個產品、一個消費資訊呢?這將創造多大的訊息量,引發多麼宏大的傳播效應?

  53. 將廣告預算投入在新聞置入行銷中,可以增加廣告的投資報酬率,這正是新聞媒體所創造的 「光暈效應(Halo Effect)」。

  54. 如果你在孩子年幼時抓住他的心,你就能在未來多年繼續擁有他。── Mike Searles

  55. FB 是知性公關,IG 是絕美網紅,而 LINE 官方帳號,則是一對一的客服。

  56. 汽車大王福特曾說:「如果你不能給客戶展示一輛更好的車,那麼他想要的就是一匹更快的馬。」

  57.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經說過:「未來的財富將湧向知識的傳遞者與實踐者,然而此知識必須是對人類有貢獻、善的知識。」

  58. 一件普通的球衣,會因某個籃球明星也穿同款,對球迷來說,他願意花大價錢買到手。

  59. 有一個「3 對 33 定律」,是說對某項服務或商品感到滿意的人,只會向 3 個人分享好評;而感到不滿的人,則會向 33 人大肆宣傳。

  60. 演說家克雷格.范倫坦:如果你跟 PPT 都在說同樣的東西,你們當中有一個是多餘的。

  61. 免費的書籍、傳單,最後都可能被丟在垃圾桶裏,因為人類太看重金錢,不會珍視任何免費得來的東西。

  62. 網上有那麼多的資訊,但是你們都不去看,不去用,把資訊都浪費在滑臉書,網路很浩瀚,眼光要放開去,不要局限在臉書。

  63. 行銷是指把優良的產品或服務,以合理的價格,在適當的地點,用正確的方法,從賣方移轉到買方的過程,藉以開發、維持、拓展市場,用以滿足買方需求,達到買賣雙贏的目的。

  64. 想刊登哪方面的廣告,就請那個領域的專家出手,這筆錢絕對花得值得,尤其是行銷上最昂貴的部分千萬別想親自來,不夠了解只會招來損傷。

  65. 廣告的目的就是要讓潛在客戶心想:「這正是我需要的。」打著人人適用的招牌就不可能產生同樣效果。

  66. 需要在哪裡市場就在哪裡,所有行銷的作為都必須以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

  67. 行銷的目的在於消除買賣雙方在時間、觀念、價值、距離、資訊、數量等隔閡,拉近彼此距離。

  68. 這世界上最賺錢的行業就是養的行業,像是水、電、瓦斯、電信這些都是,這些行業的特色都是你一次不用繳很多錢,但每個月都必須要繳一點點錢給他們,所以用戶數的多寡是收益的關鍵。

  69. 成功的行銷就是用最少的預算,達到最高的討論度與曝光

  70. 每個有話題的背後,從來都不是那話題本身,而是那話題能不能激起對立。

  71. 努力改善那些看起來有問題、體驗感不佳的地方,提供顧客他們缺少的東西。

  72. 一個傑出的點子,被一個傑出的團隊,很完美的執行,就會變成一個偉大的產品,並塑造一個偉大的公司。

  73. 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無論是購物、生活、社交、閱讀都與手機密切相關。科技一日千里,完全改革了人類的基本生活模式,廣告文案、RWD網頁、電子書的市場需求變得非常龐大。

  74. 顧客會掏錢買產品,是因為想改變現況,想滿足自己的希望,產品只是幫助顧客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所以沒有產品這樣的東西。顧客真正購買的不是產品,而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特德·萊維特

  75. 我們不需要品牌包裝水。一旦水成了商品,你就會開始陷入階級與分化之中。

  76. 假使我那十四歲的姪子看到照片上有一個阿富汗小孩在喝可口可樂,他們之間就有了某種連結,這是共通性的一個例證。

  77. 今天,品牌的類別已經不再具有價值,品牌的的意義才是關鍵。

  78. 品牌行銷是一種體驗,而廣告行銷是一種誘惑。

  79. 身為品牌福音傳播者,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去吸收皈依這個信仰的信眾。

  80. 品牌就像是圖騰一樣。從它們訴說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見我們在文化中的定位--我們現在身在何處、以及我們曾經走過的足跡。

  81. 成功的品牌行銷不外就是要讓人覺得他們做了正確的選擇,他們因為這個選擇而讓自己變得更好,進而他們的生活也變得更美好。

  82. 假使一個品牌做出了這樣的承諾—只要你買了它,你就會對自己感覺更好──這是虛假的承諾。人們很快就會把他們購買的東西給代謝掉了。

  83. 我們都是故事的「吸收者」,故事一直都是人類溝通的方法。

  84. 消費者所做的選擇有其宣告性的價值,它和消費者在進行品牌選擇時所做的公開評價都是非常有力的工具。

術業有專攻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